阅读:6135回复:3
梁启超故居风水考
2014年04月22日,受友人之邀一同前往梁启超故居考察。说实在,很多年前经过这里几次都不曾有进去看看的动力,也许是每个人对风水的认知及考察标准不一样。这一次总算成行,友人似乎煞有介事般重视,而我是怀着放松及溜达的心情前往(或许因我到过国中的名胜较多之故)。我决心来走走的另一原因是近日岳父大人告诉我,妻之奶奶姓梁,乃梁启超家族其下之人嫁过来,吾妻家族解放前在当地为名门望族,后斗地主时遭批。当日到达现场已是中午时分11点,由于不是节假日,故居处人流不算多,其中遇有旅行团,我们进入时导游正在向游客们解释历史,只听见主讲者拿着麦克风大声的说着:“孙大炮、孙大炮……”的,半晌才反应过来,原来是在对比梁启超与孙中山,还牵扯出很多趣味故事。
梁启超是个近现代史中的人物,相距较近。除却史学研究者,我想千百年后很难有人记得这段历史中戊戌变法的这个事件。好比秦汉三国晋、隋唐宋元明清这些完整的朝代;有点知识的中国人皆朗朗上口,但晋隋之间有个南北朝,唐宋之间有个五代十国,这些历史对于一般中国人来说未必那么熟悉,五胡十六国就更不用说了。即便唐朝除了太宗李世民、武则天、玄宗李隆基(多少还因为杨贵妃),其他皇帝能说得出名字的恐怕民众中也不多。宋朝就更不用说了,宋太祖赵匡胤的名字如果没有那么复杂会有不少人记得(宋总体是臣强君弱,人们多记得范仲淹、包青天、苏东坡、岳飞、穆桂英、杨家将…但难于说出一个皇帝的名字乃至称号)。梁启超其人令我印象深刻原因居三:1)其提倡“少年智则国智,少年强则国强,少年富则国富”的思想,其智慧影响深远,此中华全统美德教育至今受用;2)其人学识渊博,但当年参见光绪皇帝时由于方言口音重,光绪听不懂他所言之鸟语花香,要请翻译,甚是滑稽;3)历史课题中戊戌变法的影响以及其失败之原因。 说了一大堆,话题回到风水上。当日于故居处下罗盘后我便兴致大失。本身后续难有靠加之消纳不清,失其形象理气也(没有必要再去算所谓的元运)。其一生之成就也并非此阳宅能及;他较早便离开家中,当然有祖坟福荫,其人一生之成就及子孙福报皆非阳宅所能及(他的子孙情况总体还算好的,其中梁思礼当成就最出众)。从当地消息灵通人士处得知其部分阴宅出处,这里不述,也作个保护。故居原始坐向:甲庚兼寅申,现时外墙被旅游景区包裹看不到外局水流方向。关于此线法及水流网上搜索多为以下叙述:故居坐东向西,靠山面水,西面远方有一条水系从开平向着新会迢递而来,九曲朝堂,到新会城转南折入海。诀曰:“九曲入明堂,当朝宰相”。无怪乎梁启超以举人之身而至位列三公,名扬中外。但水从南面直拔而出,水口直出而无关,却也有损贵气,主一发便衰,功败垂成。离乡流亡,贵而不寿。《雪心赋》云:水才过穴而反跳,一文不值;水若入怀而反抱,一发便衰。依此水口格局看新会,主离乡发富贵,本地人才外流。以上分析皆泛泛之谈,亦无把握大势,大家可从卫图中完全看清此格局并非如此(以图腾为依)。多好的地,阳居没做好而已。然此种地亦无所谓提及三公,要看时代,远不可与康乾时期的纪晓岚、刘墉等媲美。 此篇采用先叙述后集中上图的方式,有兴趣或曾到过该地的易友可跟帖发表见解给以补充: 图片:故居之塔.jpg |
|
|
沙发#
发布于:2014-05-07 03:26
|
|
|
板凳#
发布于:2014-07-11 17:55
本人也于近期到那参观了一下,要收票确实不应该。
|
|
地板#
发布于:2014-07-11 19:05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