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5楼#
发布于:2015-03-23 12:27
林生:应该是中了,只有那个位置有唇毡。案山高不过眉低不过胸,龙虎高度恰到好处。回到原帖从卫图上看是这样,但卫图有比例,可能差一厘米而实地却相差了十米八米,再配合实物图看应该是压在了穴点上。至于偏房问题我细致探了下:可以肯定如由我来操作此地不会出现偏房。所谓不偏房并非人人均等,譬如大哥身家三亿,二哥八亿,老三五亿,这不算偏房,如大哥几千万身家其他两兄弟温饱都有问题(或仅小康)这才算偏房。 此外,线法为丁癸兼未丑,已经可以做死家族部份房份,即便穴位点中,若说此为名师所作,在过往考察中,这种做法我是绝不认可为明师之举。至于卫图中还有另一地我初看时便惊喜,此地比已用之地更好,开花之处只其一属下而已。林生,你近水流台看有否机会,就看你的福份了。 |
|
|
16楼#
发布于:2015-03-23 12:41
此地如你对主家的家族情况足够了解的话,同时具备测量准确的详尽数据,无需现场我也可以给出很多克应。至于水口开地支不是不可,而是有副作用(福不全),最好不取,喜欢用的人也有,不知者不怕死而后世却“应天命”无辜受累。
|
|
|
17楼#
发布于:2015-03-24 17:17
谢谢坛主点评
|
|
18楼#
发布于:2015-03-28 10:52
林生:谢谢坛主点评回到原帖你好林生,此实景图阳星品列,前脸顽娥态势非顶处无可循,再三考究穴的应该是被压中无疑,只转面一星主宾互换稍留遗憾。你这个案例让我想起多年前自己的一口祖坟(多年前某师为我所作不足一年我亲自操刀另葬)。线法一如,财起而屡遭忽如其来的伤病灾厄,终日惶惶不安。尚且房份不论,这种作法即便发亦辛苦打拼得财,如包工头发家等……年长日久没人敢说他缺钱,但却难于出真正高品格睿智的读书人,催官力度更是大大下降;不敢说他一点贵不沾但真的大大浪费了一卦好地。坊间这种作法的地师不少,他们的作品亦多,偶碰到几位主家福力尚可但又不全的,再加上他们的水平有限,最容易做出这种地。我最初拜师求学中就遇到过这样的师父(达不到我的求学目的),若当初我的认知高度一直只停留在这种风格与水平,那堪舆术数之路一生枉然。 |
|
|
19楼#
发布于:2015-03-28 12:18
|
|
20楼#
发布于:2015-04-03 08:11
这样的金星体结穴的地我祖上有两卦,是不同朝代的先生做的,做法都一样,而且非常讲够,不是一般的地师可以完成的。主要是旺人丁的。二百多年我族就有6、7千人。是人丁鼎盛的好墓。主要是利用城门水法,是三元不败的地。至于贵方面较一般是因为局小,没有贵峰。没有十全十美的。该地是大三元做法,是江西的名师手笔。而且与明代我县明师刘亦城的手法一致,我考察过刘亦城的多个手笔。有时间可以发给大家看一看。
|
|
21楼#
发布于:2015-04-03 09:37
林生:这样的金星体结穴的地我祖上有两卦,是不同朝代的先生做的,做法都一样,而且非常讲够,不是一般的地师可以完成的。主要是旺人丁的。二百多年我族就有6、7千人。是人丁鼎盛的好墓。主要是利用城门水法,是三元不败的地。至于贵方面较一般是因为局小,没有贵...回到原帖这种地格极尽能事厅级干部是普通之事,司级亦非难事。你看徐才厚瓦房店的祖坟,一般人想不到发如此大官。赖布衣的《催官篇》乃传世之宝,真能融会贯通者克应心中清晰。山川不会自持,为师者拨动玄针而运之。还有一点不得不提的是:你知道广东、广西两省为何有用金斗葬的习惯么?这种习惯很不好,也就这三百多年形成的,是清政府的愚民政策,是根据古预言下的蛊(当然有国师指点),这样一来让你两广地区出人才的几率已经降低到1/4,这是普遍的自然比,至于更具体的操作以及当时统治者为何会这样做,我想还是不好道破。这不禁让人想起前苏联对中国西伯利亚地区的策略,让中国靠近地缘之人不适应那里的气候,让中国人永远死了这条心去收回西伯利亚的国土,这是慢性暗杀猛于虎豹,且复归率几乎为零。江西赣州兴国古龙岗曾是我拜师学艺的地方之一,曾也觉得闻是江西地师就档次被心里暗示抬高了。其实中国处处卧虎藏龙,高手在民间,哪里都有真正的高手,但你要遇到真的不容易。反倒是现在很多人打着江西地师名号到处“招摇撞骗”,时下不少江西地师水平也非常普通,故无须拘论出处。坊间更有人争论赖布衣的故乡,有人说“是咱们浙江的”,江西的当然不买账,甚至还有人说是福建或广东的,我认为真的不那么重要,重要的是赖公的处世精神、道德素养,当然还有大家最关心以及公认的堪舆神技与履迹。你能否与祖师相应获得“神授”就必须要在这些方面达到一定的智慧高度。入得此门定要开窍! |
|
|
22楼#
发布于:2015-04-03 10:14
时下先生一概论龙论穴,未有完善者愣要从中找因,却未懂线法之精髓。比方说向上200°与202度不同,205°亦有其克应(一并前后周遭纳揽山水),明此即天机,今实少人掌握。坊间多见中穴者不发,葬偏者反发,理焉何在?故开眼者一看了然,在目不知则胸中茫然如梦。造物祸福之机任我推移,山川不得自持;可言之津津听之有味,宜乎摇动土司皆诵秘之法也,不得天机之传无所晓得。可知言彼言他非因所在。
|
|
|
上一页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