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恒有
他缘大乘
他缘大乘
  • UID4063
  • 发帖数215
  • 铜币1679枚
  • 贡献0点
  • 威望963点
  • 粉丝4
  • 关注11
  • 注册日期2018-12-27
  • 最后登录2021-10-04
  • 社区居民
  • 忠实会员
  • 原创写手
阅读:2099回复:0

不孝父母,死堕三途

楼主#
更多 发布于:2019-02-11 18:48
佛云:不孝父母,死堕三途。《大乘本生心地观经》云:“父有慈恩,母有悲恩。盖父母长养之恩,广大无比。若有男女,背恩不顺,死即堕于地狱、饿鬼、畜生;若有男女,孝养父母,承顺无违,常为诸天护念,福乐无尽。
世出世间,莫不以孝为本。奈何世俗凡情,只知行孝之显迹,不知尽孝之极至。每见出家释子——就是出家人,便随意妄口,肆意诽谤,谓为不孝父母,与荡子逆徒无异。不知世法重孝,出世法更重孝道。世人每每知道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、《礼记》等儒家经典,称为“孝经”,殊不知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、《大乘菩萨本愿经》、《盂兰盆经》,还有《大报恩经》等佛教经典,也被称为“孝经”。出现这种偏见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不懂佛法,缺乏佛教知识,故生误解。凡接触佛法,诵过经典,无不赞叹佛法是圆满至高之善法,佛教是无上孝道之宗教。佛教的孝,不光限于眼前这点儿,而是使父母离苦得乐。父母去世了以后,特别是受了菩萨戒的人,必须要给父母诵菩萨戒的。我们光知道临终时念佛来孝敬父母,父母临终的时候,如果受了菩萨戒的,必须给父母诵戒,不诵戒都是结罪的。佛教度父母不只是这一生而是生生世世。佛教的孝要大于世间的恩,是真正的孝。唯有出家修道,才能真正报答生生世世的父母之恩,故出家称之为“大孝”。能善巧方便,引导父母学佛念佛,使父母究竟离苦得乐,则可称为真正的孝道,真正的报恩。莲池大师将孝分为三种次第:一、甘脂供养,使父母免于饥饿,是为小孝;二、功成名就,光宗耀祖,使父母光彩愉悦,是为中孝;三、引导父母趋向正信,远离烦恼,了生脱死,是为上上大孝。可知出世的孝法远胜过世间孝法,这个功德是不可思议的。
游客

返回顶部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