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:2663回复:0
弘法大師十大弟子及法孙
真雅與實惠
在弘法大師十大弟子中 , 排名第一的血脈傳人是真雅 . 真雅是弘法大師的親弟 , 比空海年少二十歲 , 是弘法大師指定的法脈傳人 , 在所有弟子中 , 惟有他跟如意尼傳承了密宗最高大法 ---- 如意輪瑜伽唸誦法 . 真雅也是繼弘法大師和傳教大師最澄之外 , 被天皇御賜法光大師 , 足證真雅的智慧和神通力非常超越 . 在弘法大師的傳承中 , 年紀最小是真雅 , 最年長是實惠 , 弘法大師將教王護國寺 , 即東寺託付給實惠 , 可見實惠的地位舉足輕重 . 實惠往生後 , 被天皇御賜為道興大師 . 這一老一少的兩位弟子 , 把弘法大師的法脈繼承下來 , 影響日本真言宗千多年的歷史 . 真濟 在弘法大師弟子中 , 真濟被認為修行的法術最高 , 他曾是神護寺的大僧正 , 但晚年發生一段鬼魅的愛情故事 . 傳說真濟十分愛慕染殿皇后 , 死後變作鬼魂 , 經常在後宮內出沒 , 纏繞皇后 , 令他一生的事功蒙上陰影 . 真如 真如是平城天皇的三太子 , 原名高岳親王 , 本要繼承皇位 , 因藥子之變 , 捲入朝廷政治鬥爭 , 被貶為僧 , 拜師空海 , 才被大師稱為 「 真如 」 , 因他法王子的特殊地位 , 又是飽經人情冷暖 , 愛情離合的僧人 , 因此與大師的感情及關係 , 非同一般 . 真如喜歡與大師歌曲對答 , 又是繪畫及奕棋的能手 , 東寺內八大祖師的畫像皆由真如所畫 , 真如以五輪逆修法著名 , 晚年入唐及赴印度求法 , 在羅越國 , 即今日的馬來西亞圓寂 . 泰範 泰範本為傳教大師最澄的弟子 , 隨最澄學習天台教義 . 空海入唐時 , 最澄巳是日本宗教界最頂尖的法師 , 當年的遣唐船因受風浪影響 , 最澄的船飄到覺慶寺 , 學習了天台宗 , 回日本後成立天台密宗 , 但最遺憾的是 , 他只拿到二部大法中的其中一部 . 當空海取回二部大法到日本神護尊 , 最澄接受大師在神護寺替他灌頂 , 還讓自己的弟子泰範留下 , 跟隨大師學法 , 打算學成後才召回比叡山 . 當時最澄每次均派人將書信及茶葉送給泰範 , 可是泰範對最澄愈來愈冷淡 , 最後 , 泰範決定留在大師身邊 , 從此再沒有返回比叡山 . 泰範不肯回去 , 令最澄十分難過 , 後來他派遣弟子慈覺大師入唐 , 將二部大法拿回比叡山 . 而泰範一直留在大師身邊 , 與實惠同駐於東寺 . 真然 真然是大師的外甥, 幼時已有出家的念頭 . 他是拜法兄真雅為師父 , 接受金胎二部的秘密灌頂 , 大師也傳授他即身成佛的秘文 . 弘法大師入定後 , 真然掌管高野山金剛峰寺 , 當了六十多年的管家 , 是出色的行政人員 . 他將二部大法傳給聖寶 , 聖寶開創醍醐派 , 成為小野流之始祖 . 智泉 智泉是大師的外甥, 記憶力強 , 善於繪畫和雕刻 , 曾在灌頂壇繪製諸天灌頂神及菩薩灌頂神二尊圖像 , 但他在三十七嵗便往生了 , 令大師十分痛惜 . 大師為智泉親筆畫肖像 , 日本流行的比丘地藏造型 , 據說便是根據智泉的樣貌繪製而成 . 弘法大師的十大弟子 , 還有圓明 , 忠延 , 道雄等人 , 均為大智大慧之能人 , 延續大師法脈 , 令真言宗在日本歷一千二百年到今天 , 法燈不滅 . 【 弘法大師的法孫 】 宗叡 宗叡是弘法大師十大弟子之後一個重要的人物 . 首先他是入唐八家之一 , 隨真如法親王前往中國請求秘密大法 , 獲青龍寺法全阿闍黎授胎藏界灌頂 , 又往天台山精心研習三大部 , 他在中國所獲的密教真義 , 速成他對密教產生了新的思想 . 第二 , 宗叡與真如一起入唐 , 一起到印度 , 真如在羅越國逝世後 , 由他向天皇及高野山通報親王的死訊 . 第三 , 宗叡曾是實惠的弟子 , 是大師的法孫 , 得到大師的法脈傳承 . 第四 , 宗叡未拜入實惠及弘法大師門下前 , 他本身修天台密宗 , 以最澄為師 , 他與泰範是同門師兄 , 因此他亦有天台宗密宗的傳承 . 而港密修明密的內容 , 有部份亦參考自天台密宗 . 第五 , 宗叡與真雅是好朋友, 更重要的 , 他們訓練了一個很出色的弟子, 這是弘法大師的徒孫 源仁 . 源仁 大師入定留身後 , 因弟子修持方式不同 , 逐漸出現兩個不同派糸 , 一派以高野山為主 , 重視金剛界修持 , 另一派以東寺為主 , 重視胎藏界修持 . 直至源仁出現 , 他將胎藏界和金剛界兩部大法的兩種不同得持方式 , 加以調和融合 , 成功地協調高野山和東寺 . 源仁融合了弘法大師三位最頂尖弟子的精髓 : 實惠 , 真雅 , 宗叡 , 也兼修了天台宗和真言宗的精髓 , 包括真雅的聲明及如意輪法 , 又跟實惠學習了全套密教的教相和事相 . 源仁的弟子益信和聖寶 , 均為日本宗教史上的一代宗師 . 聖寶 聖寶受戒於東大寺 , 成為真然的弟子 , 後再受源仁傳法灌頂 . 源仁死後 , 再沒有中間人協調二派分歧 , 令真言宗傳至聖寶時 , 正式分裂成兩個派糸 , 一後派以益信為首 , 稱為廣澤派 , 代表胎藏界之修持 . 另一派以聖寶為首 , 稱小野派 , 代表金剛界之修持 . 聖寶開創小野流之真言宗 , 獲天皇賜號為理源大師 , 建醍醐寺為本山道場 , 聖寶亦為修驗道之祖師 , 醍醐寺兼具修驗道與真言密法 , 稱為醍醐派 , 是別具特別之真言宗寺廟 . 益信 益信受新密教思想影響 , 認為真言秘密盡藏於胎藏界 , 開衍廣澤流真言宗 , 獲天皇賜號為本覺大師 . 其弟子宇多法皇被稱為廣澤派二世 . 寬朝 寬朝是益信的法孫 , 廣澤派得以弘揚 , 全賴寬朝集此派之大成 . 喀朝是寬平法皇的皇孫 , 十分受器重 , 隨寬空修習密法 , 受命供奉高雄山神護寺護摩堂的本尊不動明王 , 此為現今成田山新勝寺的本尊 , 寬朝因修此法非常靈驗而著稱 . 寬朝又將理趣經的合剎部分 , 加入節奏來誦唱 , 此誦唱法流傳後世 , 成為傳法之寶典 . 廣澤及小野最後各發展成十二流 , 稱為廣澤小野十二流 , 或稱野澤十二流 , 又分散出十八個總本山 , 令真言宗擁有十八個不同本山 . 图片:弘法大师十大弟子.jpg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