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恒有
他缘大乘
他缘大乘
  • UID4063
  • 发帖数215
  • 铜币1679枚
  • 贡献0点
  • 威望963点
  • 粉丝3
  • 关注11
  • 注册日期2018-12-27
  • 最后登录2021-10-04
  • 社区居民
  • 忠实会员
  • 原创写手
阅读:1544回复:0

慈悲心也要分辨善恶、取舍善恶

楼主#
更多 发布于:2019-01-28 16:27
慈悲并不是恩怨不分
有些人让怨敌恣意妄行,随便伤害而不去做任何反抗,是不是因为他太慈悲了、把所有的众生都视为父母或儿女了?不是。其实他根本就没有什么慈悲心,就是自己没有胆量,没有反抗的能力。按世间的话来讲就叫懦弱、胆小鬼;从出世间的角度来讲,有诽谤甚至违背,也不去责罚,这也是没有智慧的表现。
当受到别人伤害时,自己不是不受影响,内心也很烦恼很痛苦,但是却没有勇气去对抗,这种人也不是什么真正的人。应该任何时候都要恩怨分明,有恩就要报,有仇也要报。
从佛法的角度来讲也是如此。如果遭遇诽谤、违背,也是要责罚的。佛在世的时候,也有很多这样的情况。当时有很多犯戒或捣乱的,佛也有很多责罚。我们内心是要慈悲,但是所采取的手段或方法可以各种各样,对不同的人应该采取不同的方法。在表面上,可以有软的,也有硬的;可以有忿怒的,也有寂静的。人和人是不一样的,有些人就需要软的——表扬啊、赞叹啊,这样他就会进步;有些人不能用这种方法,越表扬、越赞叹就越猖狂,对这种人要压伏、惩罚。
即使你的慈悲心再究竟,也要分辨善恶、取舍善恶。对坏人、不听话的人,要惩罚、呵责,否则他就会越来越猖狂;对好人、比较精进的人,要表扬、鼓励,否则他就会失望。从世间的角度来讲,就要恩怨分明。
否则时间久了以后,大家都知道这是个不知好歹的人,是个恩怨不分的人。最后坏人就会随心所欲,甚至骑在他的头上;好人也不愿意帮忙。大家都知道了他的秉性和人品。
这也是一种放逸的过失。若是有智慧、通过观察,郑重谨慎地去取舍,就不会有这种过失,对个人来说也不会有烦恼和痛苦。

——摘自达真堪布《二规教言论》讲记13
游客

返回顶部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