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:2620回复:2
佛说:以是因缘,我今安住常寂灭光,名大涅槃。
|
||||
最新喜欢:![]() |
沙发#
发布于:2019-04-18 21:19
"超出世间,深乐寂灭。"好资料学习了!
|
|
板凳#
发布于:2019-04-22 06:33
印光大师力荐宝王随息法门
印光大师文钞节录 学习 与谛闲法师书 (原文) 光自出家以来,即信净土一法。但以业障所遮,二十年来,悠悠虚度。口虽念佛,心不染道。近蒙法师训励,誓期不负婆心。无奈昏散交攻,依旧昔时行履。因日阅十余纸净典,以发胜进之心。至宝王随息法门,试用此法,遂觉妄念不似以前之潮涌澜翻。想久而久之,当必有雾散云消彻见天日之时。又查文类,圣贤录,皆录此一段。因悟慈云十念,谓藉气束心,当本乎此。而莲宗宝鉴亦载此法。足见古人悬知末世机宜,非此莫入,而预设其法。然古人不多以此教人者,以人根尚利,一发肯心,自得一心。而今人若光之障重根钝者,恐毕生不能得一念不乱也。故述其己私,请益高明。当与不当,明以告我。光又谓只此一法,具摄五停心观。若能随息念佛,即摄数息念佛二观。而摄心念佛,染心渐可断绝,瞋恚必不炽盛,昏散一去,智慧现前,而愚痴可破矣。又即势至都摄六根法门。愚谓今之悠忽念佛者,似不宜令依此法。恐彼因不记数,便成懈怠。有肯心者,若不依此法,决定难成三昧。法师乘愿利人,自虽不用,当为后学试之,以教来哲。若是利根,一七二七定得一心。纵光之昏钝鲁劣,想十年八年或可不乱矣。 当我看到这段开示时, 我就想起了我写的“《佛说阿弥陀经》与耳根圆通章念佛圆通章对照学习体悟”那篇文章里的一段心得: 禅定的境界可以通过止观坐禅的任何法门达到,也可以通过念佛、持咒、参禅达到。天台宗智者大师有一部重要的著作《六妙门》,就是专门讲走入禅定的六个门——数、随、止、观、还、净,也就是六种入禅定的方法,非常详细,也非常实用。用这个六个门来念佛就是《六妙门》念佛法门。 首先数息门,即练习令心通过一心专注数出入息而得安止。行者在修学数息时,以呼吸的一出一入为一数,行者可随自心爱好选择数出息或数入息,一般从一数数至十数,再从十数数至一数。以一个来回为一遍。数息时,应令心专注出息或入息,一遍一遍来回训练,使心随数息而无杂念异想。如是以数息为缘,令心得止。 后来我就用念数字代呼气,再后来用念“阿弥陀佛”代数字。也就是先吸气然后念一个“阿”字代呼气。其他三个字也一样,吸一次气念一个字。 我自从有了内听的功能后,自然就能听到禅定中的声音。 《楞严经》之“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”教我们念佛要都摄六根,净念相继。我就听着禅定中的声音和佛号声来都摄六根的。也就是听着禅定中的声音吸气,然后念一个“阿”字与呼气同时进行,其他三个字也是这样。要与禅定中的声音合二为一。 要一字一字念这样才能持久,要顺着禅定中的声音来念。这样才容易做得到都摄六根,净念相继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