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:3595回复:0
【经】佛说虚空藏菩萨能满诸愿最胜心陀罗尼求闻持法
与大家分享精品(万莫错过):
(出《金刚顶经-成就一切义品》)大唐中印度三藏善无畏奉制译。 尔时薄伽梵,入诸波罗蜜平等性三摩地,从定起已,即说此能满诸愿虚空藏菩萨最胜心陀罗尼曰:“南牟(一)阿迦(去引)舍(舒可反二)揭(鱼羯反)婆(去引)耶(余可反三)唵(四)阿唎(五)迦(入)么唎(六)慕唎(七)莎嚩诃(八)。”薄伽梵言:“此陀罗尼,是过去现在一切诸佛之所同说。若能常诵此陀罗尼者,从无始来五无间等一切罪障悉皆销灭,常得一切诸佛菩萨共所护念,乃至未成佛来所生之处,虚空藏菩萨恒随守护,令诸有情常所乐见,诸有善愿无不满足,一切苦患皆悉销除,常生人天不堕恶趣,生生之处常忆宿命,设不加法但能常诵获福如是。若欲加法持此陀罗尼求闻持者,当于绢素白氎或净板上,先画满月,于中画虚空藏菩萨像。其量下至不减一肘,或复过此任其力办。菩萨满月增减相称,身作金色,宝莲华上半加而坐,以右压左,容颜殊妙作熙怡喜悦之相。于宝冠上有五佛像,结加趺坐,菩萨左手执白莲华,微作红色。于华台上有如意宝珠,吠琉璃色黄光发焰。右手复作与诸愿印,五指垂下现掌向外,是与愿印相。画像了已,当于空闲寂静之处,或在净室塔庙山顶树下,随在一处安置其像,面正向西或容向北,净物覆之。别作一方木曼茶罗,下至一肘,过此亦任。其坛下安四足,或以编附,上面去地恰须四指。其板若用檀沈作者最为殊胜,不尔或以柏等有香之木为之亦得。如法作已,置于像前。次应严办五种供具,所谓涂香诸华烧香饮食灯明,涂香者磨白檀为之,华以随时药草所生者充,若无时华当以粳米,或烧荞麦,或取橘柏等叶,或用丁香以充华用。烧香但以沉檀龙脑随应用之,食除薰秽每须新净,灯用牛酥油亦通许。当欲具办此物之时,必须晨朝盥洗手面,护净如法。具办足已,置在坛边,然后出外。复以净水重洗手已,即作手印,掌承净水,诵陀罗尼三遍,便即饮之。其手印相,先仰舒右手五指,屈其头指与大母指相捻,状如捻香,此是虚空藏菩萨如意宝珠成办一切事印。复以此印如前承水,诵陀罗尼三遍竟已,洒顶及身,即令内外一切清净。次应往诣像所,至心礼拜,面向菩萨半跏而坐,举去像上所覆之物。次即须作护身手印,其手印相,先举右手,然后以头指与大母指相捻,状若捻香,其头指屈第二节,其第一节极令端直,方始印相。如法作此印已,置于顶上诵陀罗尼一遍。次置右肩复诵一遍,左肩心喉亦皆如是。作此护身法已,一切诸佛及虚空藏菩萨,摄受此人,一切罪障即皆销灭,身心清净福慧增长,一切诸魔及毗那夜迦皆不得便。复作前印掌承净水,诵陀罗尼一遍,洒涂香等诸供养物并坛及近坛之地。复如前作护身手印,置涂香上,诵陀罗尼一遍。余华香等乃至木坛,各皆如是作此法已,华香等物即便清净。复作护身手印右转三匝,兼指上下,但运其印,身不动摇,诵陀罗尼七遍,随其自心,远近分剂,结十方界。次应闭目思惟,虚空藏菩萨真身即与此像等无有异。复用护身印作意,请虚空藏菩萨,诵陀罗尼二十五遍已,即举大母指向里招一度,头指如旧。复作此印,诵陀罗尼三遍,?上莲华以之为座。复想菩萨来坐此华,即便开目见菩萨已,生希有心,作真身解。又诵三遍,手印如前,作是念言:‘今者菩萨来至于此,是陀罗尼力非我所能,唯愿尊者暂住于此。’次取涂香,诵陀罗尼一遍,用涂其坛。次复取华,亦诵一遍,布散坛上。烧香饮食灯明,次第取之,皆诵一遍,手持供养,置在坛边复作念言:‘一切诸佛菩萨福慧熏修所生,幡盖清净,香华众宝之具,悉皆严好。’复作手印,诵陀罗尼一遍,如前想念,诸供养物悉得成办,即持供养一切如来及诸菩萨。如是运心供养中最,如其不能办涂香等供养之物,但作第二运心供养,法亦成就。即以手印掏珠,诵陀罗尼,明记遍数,诵时闭目,想菩萨心上有一满月,然所诵陀罗尼字,现满月中皆作金色,其字复从满月流出,澍行人顶。复从口出,入菩萨足,如自发言,咨启菩萨足下。诵陀罗尼未止息来,所想之字巡环往来,相续不绝,如轮而转,身心若惓,即须止息,至诚瞻仰,便坐礼拜。闭目复观满月菩萨,极明了已,应更运心令渐增长周遍法界。复渐略观,于最后时量如本已,方始出观。又作前手印,诵陀罗尼三遍已,举大母指发遣菩萨,作是念言:‘唯愿慈悲,布施欢喜,后会法事,复垂降赴。’如是诵陀罗尼,随其力能,或一日一上,或一日两上,从始至终,每如初日,遍数多少亦如初上,不得增减,前后通计满百万遍,其数乃终亦无时限,然于中间不容间阙。后于日蚀或月蚀时,随力舍施饮食财物,供养三宝,即移菩萨及坛露地净处安置。复取牛酥一两,盛贮熟铜器中,并取有乳树叶七枚及枝一条,置在坛边,华香等物加常数倍,供养之法一一同前。供养毕已,取前树叶重布坛中。复于叶上安置酥器,还作手印,诵陀罗尼三遍,护持此酥。又以树枝搅酥,勿停其手,目观日月,兼亦看酥,诵陀罗尼无限遍数。初蚀后退,未圆已来,其酥即有三种相现:一者气,二者烟,三者火,此下中上三品相中,随得一种,法即成就。得此相已,便成神药。若食此药,即获闻持,一经耳目,文义俱解,记之于心,永无遗忘,诸余福利无量无边。今且略说少分功德,如至却退,圆满已来,三相若无,法不成就。复应更从初首而作,乃至七遍,纵有五逆等极重罪障,亦皆销灭,法定成就。” 出处:(乾隆大藏经-大乘单译经-佛说虚空藏菩萨能满诸愿最胜心陀罗尼求闻持法) 【修法功德】 一、此真言是过去、现在一切诸佛所共同宣说的。 二、此陀罗尼的功德非常广大,若能够恒常持诵此陀罗尼,从无始以来五无间等一切罪障都可以全部消灭,并能恒常得到一切诸佛、菩萨共所守护忆念。乃至修学者未成佛前,所出生的地方,虚空藏菩萨都会恒常随身守护,让诸有情时常所乐于亲见。 三、众生的善愿没有不满足的,一切痛苦患难全部都消除,并且能够时常出生于人、天而不堕恶趣之中。 四、生生世世出生的地方,都能恒常忆念宿命,假设无法忆持,只要常诵持此真言,必能获得如此的福报功德。 【认识虚空藏菩萨】 1.所谓「虚空藏」,就是福德智慧二藏无量,宽广如虚空。大慈大悲,常度化众生而不休息。 2.《虚空藏经》载:佛陀住佉罗底翅山时,虚空藏菩萨从西方一切香集依世界之胜华敷藏佛所来诣。虚空藏菩萨不但得一切秘密义﹐且以大悲心去救度众生。 3.此虚空藏菩萨在金胎两部,金刚界曼荼罗内,就是金刚宝菩萨,是贤劫十六尊之一,列外廊南方【火】。在胎藏界曼荼罗内,占虚空藏院的首位。金刚界曼荼罗内,就是金刚宝菩萨,是贤劫十六尊之一,列外廊南方【火】“智慧”者也【火】:修"虚空藏菩萨能满诸愿最胜心陀罗尼求闻持法"的本尊尊形. 4.《虚空藏经》有云:「若有人欲得智慧,欲得大家敬爱,欲得良好的歌喉,欲得帝王及百官之位置,欲得种种财产及美满的眷属,同时在行善之后,能名闻天下,则必须经常念此尊名字,一定得到如愿以偿的。」 5.虚空藏菩萨的形像:「头戴五佛冠,右手臂弯曲,持剑,剑有光焰,左手于腰侧,操拳执莲华,莲华上有宝物如珠。摩尼宝珠代表如意自在,即自性宝藏的意思。虚空藏菩萨是白色,坐青色莲华之上。」 6.释迦牟尼佛赞叹虚空藏菩萨言:「禅定如海,净戒如山,智如虚空,精进如风,忍如金刚,慧如恒沙。其身即是诸佛法器,诸天眼目,人之正导,畜生所依、饿鬼所归,地狱救护众生法器。应受一切众生最胜供养。」「一切众生无上福田,三世诸佛第一辅臣」,可见虚空藏菩萨之伟大。 7.依佛典所载,虚空藏菩萨对一切众生甚为慈愍,常加护持。如果有人赤诚、如法地礼拜过去世三十五佛之后,再别称大悲虚空藏菩萨名号,则此菩萨当会现身加以庇佑。 8.依《虚空藏菩萨经》所载,此菩萨住在西方一切香集依世界之胜华敷藏佛所。曾与十八亿菩萨来诣娑婆世界,说破恶业障陀罗尼,令众生得福德,诸愿满足。 9.虚空藏菩萨咒也是佛教徒常持诵的真言。一般人总以为该咒的特色是增长记忆力。实则虚空藏菩萨的慈悲、方便与愿力,与观世音菩萨都甚为相似。经典曾说他「为诸众生成就大慈,常化众生而无休息。」可见增长众生的记忆力,只不过是其无量菩萨行愿的一小部分而已。 10.信仰虚空藏菩萨能增进福德、智慧,消灾免难。 图片:虚空藏菩萨1.png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