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:3392回复:0
天星择日宫位与星座的合一
西方占星学发展至今,仍偏好采用等宫制的占星家并不多,一般是采用不等宫制,其中又以Placidus和Koch这两种不等宫制的使用最普遍。针对北纬度较高的地点,由于采用不等宫制,容易造成宫位的空间分布相差甚大,所以有些西方占星家在此情形下,是倾向采用等宫制。而在印度占星学上,依据传统用法,一惯是使用等宫制;同时这种等宫制,乃是宫位与星座的合一,亦即是以宫头所在的星座位置,来概括整个宫位。而后,随着东西方占星学的交流愈趋频繁,采用西方之等宫制形式的印度占星家愈来愈多。然而,印度传统上的宫位与星座合一所涉及到的「相映」,却没有任何的改变。
在论断上,可依据「回归时」体系,来确立行星所在的宫位位置,以及行星彼此间的相位关系(两种占星体系上的行星,只有位置坐标的不同,其相位关系是相同的)。而可依据「恒星时」体系,来确立行星的相映关系,以及月亮身宫盘。在许多情形下,宫位内是没有行星落入的,亦即是形成空宫;在此情形下,针对此一形成空宫的宫位,可透过行星的相映及月亮身宫盘来作论断。 |
|
|